國內土木工程在房屋建筑中大多應用鋼筋混凝土材料,在鋼結構住宅領域發展相對緩慢。而國際經驗表明,鋼結構住宅擁有更多優勢,所以推動鋼結構在住宅領域的發展,給國民帶來兼具品質優秀、抗震性能好的住宅,是標準院一直在做的事情。
我國鋼結構發展的瓶頸則主要來自于開發商對成本的控制,另外鋼結構住宅還有室內隔聲、保溫、系統集成不配套等劣勢,但如果將主體工業化與內裝工業化結合起來,劣勢可得到解決,因此建議鋼結構企業在進行鋼結構住宅推廣時,一定要將主體工業化與內裝工業化結合起來,這樣可以讓鋼結構在住宅領域內達到揚長避短的效果。這也就是標準院主張的鋼結構住宅要與建筑功能、內裝系統相結合。發展現狀
目前,我國國內鋼結構住宅占比較小,鋼結構住宅發展時間不短,但早期鋼結構住宅的發展都是把混凝土結構轉化成鋼結構來做,這是一大誤區。傳統鋼結構住宅“重結構、輕建筑、無內裝”,并存在著用鋼量大、梁柱室內外凸、建筑功能不完善以及標準化程度不高等缺點。為了克服以上缺點,標準院采用的技術理念是:開啟結構、外圍護、內裝三大系統協同設計的2.0時代。鋼結構住宅發展的2.0時代三大基本原則:
以建筑功能為核心,建筑設計要滿足居住功能,提供高品質的使用體驗。主體以框架為單元展開,盡量統一柱網的開間、進深,戶型設計及功能布局應考慮抗側力構件的設置,實現空間合理可變。
以結構布置為基礎,選擇成熟可靠的結構體系,在滿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優化鋼結構布置,既要滿足大空間布置要求,也要嚴格控制造價,同時降低施工難度,并結合內裝解決鋼結構防護問題。
以工業化圍護和內裝部品為支撐,結合國情與海外經驗,選用合適的外圍護系統同主體結構與內裝系統相配合,在保障基本安全性能同時,達到防雨、保溫、透氣、隔聲等功能要求;通過合理的內裝設計可以隱藏室內鋼梁、鋼柱、支撐等結構構件,實現防火、防腐一體化功效,并降低造價。
與傳統住宅設計不同,鋼結構住宅2.0則是多系統的交互協同設計??傮w包括以下十大協同設計:戶型與抗側體系協同設計、外立面與圍護系統協同設計、管線系統與抗側體系協同設計、管線系統與樓板系統協同設計、管線系統與圍護系統協同設計、圍護系統與防火協同設計、圍護系統與內裝協同設計、圍護系統與樓板系統協同設計、內裝與防火協同設計、內裝與樓板系統協同設計。
總之,鋼結構住宅2.0是發展鋼結構住宅產業化的必經之路,是實現建筑產業鏈升級的重要方向。標準院承擔著關系民生的社會責任,也必將會立志于推動中國鋼結構住宅產業化進入2.0時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