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,滬通長江大橋4號墩首節鋼圍堰成功從蛟龍重工碼頭吊運至大橋4號墩位置并完成安裝,這標志著滬通長江大橋天生港專用航道橋建設取得關鍵性進展。
滬通長江大橋全長11076.26米,其中跨江部分由主航道橋和天生港專用航道橋組成。主航道橋為雙塔五跨鋼桁梁斜拉橋,其橋跨布置為2300米,中間跨徑1092米的橋孔為主通航孔;跨北岸天生港水道專用航道的橋型為變高連續鋼桁梁橋,其橋跨布置為840米,中間跨徑308米的橋孔為主通航孔。此次施工作業的4號墩為專用航道橋的南側橋墩。
鋼圍堰既是承臺施工期間的土水圍擋結構,也是承臺混凝土澆筑的模板。相比3號墩, 4號墩鋼圍堰更高、更重,總高度達到32.1米,比3號墩鋼圍堰高10.9米;總重量約1753噸,比3號墩鋼圍堰重約752噸。4號墩鋼圍堰共分為三節,首節高度14.8米,重約620噸。
根據作業方案,4號墩鋼圍堰由浮吊船通過錨泊系統移動定位進行運輸。運輸吊裝過程存在諸多困難:錨泊系統移動定位對人員操縱、協調配合要求高,風、流可直接影響浮吊船的定位精度和施工精度,也極有可能導致工程船斷纜、移位、走錨,甚至與北岸臨時碼頭、施工船舶、交通船舶發生碰撞等事故險情。另外,作業幾乎占用整個天生港專用航道的寬度,實施水上交通管制措施的難度大、壓力大。
1月28日,南通海事局召集大橋建設指揮部、施工單位、吊裝單位等有關參與方專題召開安全協調會,進一步優化作業方案和時間節點。2月2日21時許,呈封閉狀態的首節鋼圍堰由浮吊“穩強3”開始吊裝,以自浮狀態停靠于蛟龍重工碼頭。3日凌晨3時許,“穩強3”吊運著鋼圍堰向4號墩起航,采用錨泊系統移動定位運輸,共分3次拋(起)錨過程。5時許,“穩強3”將首節鋼圍堰運吊至4號墩位置,同時進行安裝。11時10分許,安裝結束,“穩強3”將起錨撤離現場。
據了解,4號墩鋼圍堰的第二節、第三節預計分別在2月4日、2月28日進行運輸吊裝。